傳統變電站當二次裝置安裝完畢,接上裝置電源后,即可以進行裝置的單體調試。技術人員正式進入現場調試后,才發現其實并不具備調試的條件。系統功能及裝置功能的實現多為通過其模型文件來完成的,因此需要對各裝置下裝其CID模型配置文件后,才能使裝置實現所需功能。全站SCD文件遠遠不能滿足現場調試要求。
在進行主變保護及母差保護調試時,如何對涉及多間隔的裝置采樣值進行同步性能測試的難題擺在了調試人員的面前。“同步”,這個在傳統站中幾乎不用考慮的問題,在智能變電站由于采樣就地數字化、傳輸網絡化的技術特點而變成了一個非常重要且不可回避的問題。只有裝置所進行邏輯計算時的各采樣值均是在同一個時間斷面上的值,是同步的值,才能保證裝置功能實現的正確性。以往進行這種同步性能測試的方法在該站都無法使用。
有沒有其他的辦法進行采樣值同步測試?成了每個調試人員都在思考的問題。那幾天,生產廠家的技術人員小陳成了大忙人,被調試人員拉著探討各種技術問題。經過仔細分析裝置的同步原理及數字式繼電保護測試儀的輸出,項目負責人井雨剛和王昕終于想出了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通過改變數字式繼電保護測試儀的輸出進行裝置采樣值同步測試。
在研究院調試人員的心目中,技術永無,創新永無止境。